FESE: 印度HNB加瓦尔大学 微塑料去除策略讨论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hep.com.cn/fese/EN/10.1007/s11783-021-1441-3
题目:
Microplastics removal strategies: A step towardfinding the solution
作者:
Neha Badola1, Ashish Bahuguna2,3, Yoel Sasson2, Jaspal Singh Chauhan (✉)1
作者单位:
1Aquatic Biodiversity Lab, Department of Himalayan Aquatic Biodiversity, HemvatiNandan Bahuguna Garhwal University (A Central University), Srinagar-Garhwal, Uttarakhand 246174, India
2Casali Center for Applied Chemistry, Institute of Chemistry, The HebrewUniversity of Jerusalem, 9190401, Israel
3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ttaranchal University, Dehradun, Uttarakhand 248007, India
关键词:
Aquatic(水); Coagulation(混凝); Microplastics(微塑料); Plastic(塑料); Water Treatment Plant(水处理厂); Wastewater(污水)
探索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用于去除微塑料。
基于吸附/过滤的物理方法是去除微塑料的主要技术手段。
化学法通过混凝和絮凝机制去除微塑料。
MBR技术也可以去除水中的微塑料。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是现今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本综述梳理了微塑料高效去除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作用机制、去除效率以及优缺点,以期找到最佳的微塑料去除方案。结果表明,大多数微塑料去除研究都是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的,推测其在自然条件下的去除效率可能降低。当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时,特别是针对污染物成分复杂的污水,对微塑料的去除效率与受控条件相比,可能会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去除结果。虽然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对常规污染物已经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面对微塑料这一新污染物类型,仍迫切需要在水处理过程中设计和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塑料去除装置。从文献调研来看,本文建议探索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微塑料最大去除效率的综合处理方法。此外,考虑到微塑料的严重危害性,建议将其与气候变化和臭氧层耗损等同等重要的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应对的全球环境问题。建议组成成立全球委员会,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对微塑料环境问题作出积极努力。政府机构在起草环境保护政策时,也应该开始考虑微塑料的污染问题,并像对待其他毒素和污染物那样,为微塑料设定允许的排放上限。总的来说,政府机构应该鼓励和资助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发具有成本效益和效率的微塑料检测和控制方法。
图1 摘要图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而引起的大量塑料垃圾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微塑料这一“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环境科学问题。本研究综述了微塑料去除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作用机制、去除效率以及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蔚怡,女,24岁,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为张婷婷教授,研究方向为微塑料的环境行为与降解机制。